男女主角分别是赵高李斯的女频言情小说《大秦隐忍十年,假死始皇求我登基小说结局》,由网络作家“魔芋”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蒙毅。”蒙府。始皇帝微闭着眼,听着身边铁鹰剑士的情报。他明面上虽然已经驾崩,但还是牢牢把握着咸阳的深层次力量。只要蒙毅和蒙恬还在。他对大秦的掌控就不会弱。况且他的铁鹰剑士同样当世顶尖,作为大秦征伐六国最重要的谍报力量。铁鹰剑士之中光是顶级宗师就有十数名。因此,嬴政并不担心自己的安危。他更多的精力还是投入咸阳,等待着新君继位。扶苏已死,人死不能复生。此刻他就算重回咸阳主持大局,也同样要面对一个储君已死,后继无人的烂摊子。既然胡亥为了这个位置谋划多年。未尝不能让他试试。如果他表现的好,自然也就让他在这个位置上一直稳稳的坐下去。如果他当不好一个皇帝。他也能乘着自己还活在这个世界上,好好的来一次拨乱反正。始皇帝叹了口气。与其说他是相信胡亥...
蒙府。
始皇帝微闭着眼,听着身边铁鹰剑士的情报。
他明面上虽然已经驾崩,但还是牢牢把握着咸阳的深层次力量。
只要蒙毅和蒙恬还在。
他对大秦的掌控就不会弱。
况且他的铁鹰剑士同样当世顶尖,作为大秦征伐六国最重要的谍报力量。
铁鹰剑士之中光是顶级宗师就有十数名。
因此,嬴政并不担心自己的安危。
他更多的精力还是投入咸阳,等待着新君继位。
扶苏已死,人死不能复生。
此刻他就算重回咸阳主持大局,也同样要面对一个储君已死,后继无人的烂摊子。
既然胡亥为了这个位置谋划多年。
未尝不能让他试试。
如果他表现的好,自然也就让他在这个位置上一直稳稳的坐下去。
如果他当不好一个皇帝。
他也能乘着自己还活在这个世界上,好好的来一次拨乱反正。
始皇帝叹了口气。
与其说他是相信胡亥。
不如说他更相信的是李斯。
他知道李斯的个人抱负,也知道他的野心,知道他的能力。
李斯是忠于他的。
但也仅仅只是忠于他嬴政罢了。
这一点他跟李斯共事多年,无比确信。
李斯是一个有抱负的法家人士,扶苏的儒家学说确实是在往老秦人的肺管子里戳。
本来嬴政是想办法让扶苏做出改变,求同存异。
却没想到李斯动作太快了。
快到他还没有来得及反应,就收到扶苏自杀的消息。
真是可悲可叹。
“报!”
忽然,蒙府内一声疾呼。
原来是负责监视咸阳宫的铁鹰剑士传回消息。
蒙毅让出道来。
按理来说,今天是胡亥宣布遗诏,准备登基的日子。
确实相当重要。
小子。
让我听听看,你到底准备怎么做吧。
“报告陛下,咸阳宫巨变!”
“二公子赵青云勾结通武侯王贲,率兵包围咸阳宫。”
“二公子身边带着剑圣盖聂,其自身亦是九品高手实力!”
“赵高已死,胡亥公子遭到囚禁,王贲正在咸阳宫欲推动二公子登基!”
“什么?”
嬴政睁开眼睛。
“二公子?”
自从他“驾崩”后,剧情一波三折,变化的太快了。
世界都变得陌生了起来。
莫名其妙自杀的大公子扶苏。
仗着他的宠爱胡作非为的小公子胡亥。
他本以为这场大戏已经到了胡亥接受胜利果实的时候了。
却发现一个莫名其妙的二公子冒了出来,把大秦帝国的桃子摘了去。
他当下就明白这中间一定发生了什么他不知道的事情。
“王贲是二公子的舅舅,但此前二公子一直安心的居住在三川郡,铁鹰剑士并没有探查到二公子和咸阳之间有任何书信交往。”
蒙毅上前,身为铁鹰剑士的领导者。
负责天下情报的他很确信这一点。
“不,一定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信息。”
嬴政冷哼一声。
好得很啊。
他这些孩子一个一个,有什么事情全都瞒着他这个父亲。
赢政身为皇帝,国事繁忙,对平庸的二公子赵青云缺乏关注。
只隐约那孩子离开咸阳之前,叫他不要听信方士之言。
那时的赵青云年幼,嬴政只当是小孩儿胡闹之语,并不曾在意。
赵青云想要去三川郡历练。
赢政也没有过多去想,当即就允了他的请求,还额外给了他一千私军作护卫。
怕他年幼不更事,更是将在朝堂上摸鱼,出工不出力的中尉缭派去辅佐。
说是辅佐,其实本质上还是让尉缭办事,给赵青云托底,让他安安心心的在三川郡过一辈子。
虽说大秦已经没有王爵这个说法了,但毕竟是他的庶长子,这点爱还是有的。
但现在,这个不声不响的庶子竟然给他带来这样大的惊喜。
这些年,三川郡的税收一直很正常。
不算富足但也有余裕。
偶尔有三川郡来信,也说三川郡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
赢政也只当是尉缭治理得当。
现在他假死不久,赵青云就出现在咸阳,不仅逼死了赵高,身边还跟着名动天下的剑圣盖聂?
身手不凡?
奇怪天雷?
王贲带兵拥护?
准备如此周密。
朕的二公子,你如此隐忍,是早就准备谋反了吗?
身为他的爱将。
嬴政太清楚王贲的性格了。
那样稳重的人如果不拿出真正有用的东西,光靠一个二公子的血亲身份是不可能打动他的。
今日,这王贲敢代表王家为赵青云站台。
一定是因为赵青云拿出了什么王贲根本无法拒绝的东西!
王家已经封无可封。
就算是胡亥继位,也需要仰仗王家在军政方面的强悍实力和深层底蕴。
他们根本犯不上冒这个险。
“陛下!臣每年都派人查过三川郡,但得到的消息,都均无异常!”
蒙毅低头不语,身为大秦情报部门的负责人。
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养出了一个怪物。
而他竟然毫不知情。
这显然是他的失职。
“均无异常!好一个均无异常。”
赢政嘴里念叨着这四个字,双眼微眯,眼底蒙上一丝阴霾。
“倒也不怪你这孩子处心积虑,显然谋划已久,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
“这般手段,倒是有我年轻时几分模样。”
“如果他手上的筹码跟六国余孽并没有干系,便是让他坐上这龙椅又何尝不可呢。”
“这位置扶苏坐得,胡亥坐得,他青云自然也坐得。”
“一番谋划,瞒天过海,关键时刻,一锤定音,才情更胜扶苏,智谋更胜胡亥,不错不错。”
“但是,要是让朕知道,他的背后除了王贲,还站着六国余孽,那么朕便是拼着这一把老骨头,也要出来主持大局了。”
嬴政想的很清楚。
大秦是大秦,六国是六国。
赵青云当不当皇帝不重要,赵青云当不当大秦的皇帝很重要。
如果他登基后,所做的都是些复辟六国,大开分封的决策。
他是真的不介意亲手把他从皇位上锤下去。
他是大秦的始皇帝,是祖龙!
他有这个能力。
蒙毅能感觉到始皇帝身上恐怖的杀意。
显然,赵青云隐瞒的举动已经触怒了始皇帝。
“给我查,全力查!千丈之台,起于累土,派出精锐剑士快马直奔三川郡,给我查清楚赵青云这些年在三川郡的所有准备。”
“是!
蒙府。
“赵青云真的不打算杀掉胡亥?”
嬴政听到铁鹰剑士传回来的消息,脸上充满了惊疑不定的表情。
久经考验的始皇帝不能理解。
为什么赵青云会在关键时候犯这样的错误。
这根本不能算作错误。
这是妇人之仁!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这是三岁孩童都知道的道理。
扶苏既死,唯一能威胁他继承权的就是身负遗诏的胡亥。
不宰了,难道留给其他人一个篡位的借口吗?
总不能是为了所谓的彰显他作为二世皇帝的宽宏大量吧!
“糊涂!简直不可理喻!”
嬴政愤怒不已,他看着面前侍立着的蒙毅。
却发现自家的肱骨大臣同样面露疑惑,思索着赵青云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是啊,赵青云公子上位本就是火中取栗,任何一丝可能颠覆他政权合法性的机会都要斩尽,但他好像并没有这种意识。”
“蒙卿所言甚是。”
其实蒙毅所言已经有所僭越,是大不敬。
涉及皇家人伦传承,怎是他一个外臣可以置喙的?
但现在形势比人强,如今他和始皇帝是一条绳上的战友,如果他再不为始皇帝出谋划策,那始皇帝就真的成了孤家寡人了。
不过,始皇帝能将假死这样重要的事情托付给他,也证明了蒙毅的忠心和人品。
要知道,皇帝之死本就是一场豪赌。
一旦蒙毅犯上作乱将他处理掉,那秦始皇可就真的驾崩了啊。
这是把命都交到了蒙毅手上。
祖龙是何许人也。
堂堂大秦开国君主,2000年帝制开天辟地的第一个皇帝!
深谙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他,势必要在危局中为大秦帝国找出一条出路,为此他毫不犹豫的将身家性命以及帝国的兴衰成败托付给蒙毅这个臣僚。
这是始皇帝的魄力,更是始皇帝的霸气!
这下,也算是钓出了一群躲在暗处的魑魅魍魉。
只是嬴政没想到,这背后除了他不争气的十八子胡亥和狗一样的赵高作祟外。
竟然还有李斯!
那可是李斯啊!
嬴政深深的感到一股落寞和悲愤。
其他任何人谋反他都能理解,唯独李斯。
这个陪伴他征伐天下,统一六国的知己。
他的心腹谋士,托孤重臣。
可他却在最重要的时候背叛了自己。
嬴政只觉得内心苦涩。
虽说事件的始作俑者是赵高胡亥,但中间要是没有李斯的点头默许。
一个无法染指朝堂的中车府令也翻不起什么浪花来。
但凡李斯中途制止了赵高的篡位行动,扶苏不会死,赵青云也不会直接进入咸阳,犯上作乱。
始皇帝心头悲苦,有很多话想当面找李斯质问。
但现在一切都不重要了。
赵高已经死在了赵青云之手,这李斯也被押入大牢,秋后问斩。
一口闷气郁结在嬴政心头不得抒发。
“这个逆子。”
“如此大好机会,他竟然还在优柔寡断,他到底在犹豫什么?”
“他到底在等什么,此时不着手登基,难道真的在等胡亥积蓄实力吗?”
“事到如今,既不杀掉胡亥,又放任那些老秦权贵自由出入宫禁,如此自大狂妄,他当真以为这天下是靠一个王贲就能完全掌握的吗??”
这种局势。
别说王贲了,就是他爹王翦来也够呛。
自古财帛动人心,这岂是一时的强权可以压制的?
嬴政冷笑了一声,问站在一旁的蒙毅,“蒙毅,你也是儒家出身,难道学习儒家学说注定只能教出一群软弱无能的人吗,扶苏是这样,赵青云也是这样!
也不看看朝堂上那些吃肉不吐骨头的人会买账吗?”
蒙毅跪地垂首,苦涩回道:“陛下,咱们儒家真不教这个。”
听到这个回答,嬴政更加忧心忡忡:“你说,那些朕的肱骨大臣现在到底在干什么,大秦朝堂是否会掀起一场新的血腥残酷的屠杀。”
“禀陛下,臣以为是的,老秦贵族一旦出宫,必定联合各方势力对二公子发起反攻,二公子在咸阳根基浅薄,又与他们素来没有利益往来,不得人心啊。”
“同时,十八公子也还活着,赵高的余党也并没有遭到清算,李斯的门生故吏更是遍布天下。”
“老丞相王绾虽说是大公子的铁杆派,但现在大公子既死,那么拥有遗诏的胡亥公子就成了他的首选,他在老秦人中地位完全不亚于王翦,他若反水,绝对不是王贲可以压制”
蒙毅所言,不过是从侧面肯定始皇帝的猜测罢了。
“你说的不错,为今之计也只有相信赵青云这孩子还留有什么后手了。”
“他既然敢僭越称朕,也许胸中自有丘壑?”
嬴政摩挲着手指,陷入沉思。
他还是不相信这个平日里不显山露水,一朝得势便旗开得胜的赵青云会是个脑子发热的莽夫。
一定有什么别的我们不知道的情报。
问题就出在三川郡!
这些年唯有三川郡发生的一切秦始皇还蒙在鼓里。
“是啊,杀赵高的时候可不见得他犹犹豫豫,对李斯的判决也是雷厉风行,一看就是久经思考。”
蒙毅点头认同。
根本不可能如同表象那样简单。
就算他有三川郡的兵马也远远不够,蒙毅作为情报官员,他当然清楚三川郡的地理环境与自然禀赋。
那就不是一个富有的地方。
拿一郡之兵打一国之兵。
就算是始皇帝嬴政,也不敢说这样的疯话。
在嬴政和蒙毅看来,赵青云此刻的形势已经岌岌可危。
若此局不能破解。
那么赵青云此前得到的所有优势都会土崩瓦解。
“蒙毅,派人发密信给蒙恬。”
“从现在开始,除以蒙府为借口寄出的信件外,一切从咸阳寄送过去的诏令一律视作伪诏,不得听信。”
思虑良久,按住边境三十万大军,已经是嬴政能给赵青云最大的帮助。
“啪!”
这一巴掌抽的真的很重很重。
心宽体胖的胡亥公子被抽的三百六十五度的飞了起来,宽大的衣袍在空中飞舞,像极了一只舞着呼啦圈的猪。
“什么,你竟敢在朝阳之上对储君公然出手,你这是蔑视朝廷,来人呐!给我拿下这个逆贼!”
真是主人不急太监急。
这边胡亥还在这一掌的余韵中呆愣着没有回过神来,那边赵高已经尖着嗓子叫嚣起来。
众人也是神色惶恐。
恨不得离赵青云远一点。
而那群儒生就更是躲的远了。
一开始他们还以为回来的是一代雄主,不说帮助他登上皇位混个从龙之功。
就是先互惠互利,稳住局势,让胡亥先不能登基也好啊。
结果这新来的赵青云就跟个疯子一样。
直接当着朝廷百官的面给始皇帝遗诏中确认的主君一个大大的响亮的耳光!
这是什么神人才有的操作?
众人不解但大受震撼。
只有赵青云知道,这就是实力带给他的好处。
他们本以为自己要做的是在女频框架下跟他们对簿公堂,大家互扔证据打嘴炮。
但他现在却直接将桌子掀了。
明确的告诉李斯和赵高。
你们所说的狗屁遗诏,老子不认。
别说今天你们拿到的是伪造的遗诏。
就是老爷子真的临死前发疯了要立胡亥为帝下,他也不认。
他赵青云今天只认拳头。
“我看谁敢动!”
在赵青云身后,盖聂手持渊虹剑,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身为当世第一剑客的他也不可能是军队的对手。
但是这里不是野外,是大秦的朝堂。
所谓的侍卫多半也是武勋的后人充当。
整个大秦帝国就没考虑过有人能带着掀桌子级别的战力直接闯进咸阳宫。
要是能做到这个份上了,那还真是有没有护卫都无所谓了。
“渊虹剑?那是盖聂!”
“赵青云,你竟然勾结六国余孽,我看看你现在又有什么好说的。”
这时候见多识广的李斯终于发现了不对劲。
大秦皇宫的护卫再怎么样也是一等一的高手,虽说不是绝世强者,但也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转着弯速通的。
这个白衣剑客绝对不是寂寂无名之辈。
而这一思索,还真让他想到了眼前剑客的名讳。
大名鼎鼎的天下第一剑客,六国余孽盖聂!
然而赵青云哪有跟他解释的意思。
反手就是起身压上。
如疾风掠影,霎时间就来到了李斯身侧。
“好快的速度!难道他的目标是我?”
李斯神色震惊,平静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难得的慌张。
他毕竟只是一个醉心学术的文官。
他的超级大脑不支持他在五米内妥善应对赵青云的超级肌肉。
更何况,以赵青云的速度,他们之间的距离根本就是一步之遥!
“不好,老夫要交待在这儿了!”
临死前,李斯的眼眸中终于流露出一丝悔意。
也许扶苏公子继位,也不是什么坏事。
至少他还是扶苏公子的岳父。
看到李斯的反应,赵青云咧嘴一笑。
“老匹夫,放心,我不会杀你,你还有用。”
说着,赵青云的身影掠过李斯,直取李斯身后,离皇帝宝座最近的赵高。
“竖子尔敢!”
赵高妖眉一竖,一掌拍出。
浑圆的劲气从双掌之上喷薄而出,他在咸阳宫担任始皇帝的中车府令,自然不可能是什么手无缚鸡之力的普通人。
在关键时刻,他是要有能帮始皇帝拖住对方宗师,制造逃跑机会的能力的。
所以赵高自然也是宗师。
“来的好!”
赵青云显然胸有成竹。
宗师又如何?
他打的就是宗师!
赵青云凌空轰出一拳,磅礴的劲气在一双铁拳之上喷薄而出。
“气贯长虹!”
“你竟然是九品高手!”
拳掌交接,两人立刻倒飞出去。
赵高满脸惊骇。
如此年纪竟然就入了九品之境,如此天赋,假以时日比进宗师!
这种恐怖的武道天赋,也难怪敢跟他一个宗师叫板。
他捏了捏有些发麻的手掌。
眼神中闪过些许怨毒。
就在刚刚他的侍从已经偷偷从暗门溜出宫寻找救兵了。
只要他能在此地拖个一时半会。
他们就还能翻盘!
“呵,好一条阴毒的狼崽子,在三川郡蛰伏多年,始皇帝一死你便犯上作乱!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赵青云抖了抖拳头。
刚刚那一击他也没有看起来那么好受。
为了打磨根骨,他将自己的修为压在九品,久久不愿突破。
就是为了有朝一日心意圆满,能达到和霸王项羽同级别的天人宗师之境。
然而,对面的赵高这个货真价实的宗师,不是那么好拿下的。
所以他准备了跟赵高来点小小的现代震撼。
“赵高,你已经翻不起什么浪花了,乖乖束手就擒吧。”
“呵呵,不得不说,你的实力或许不错,天赋也极佳,但你千不该万不该公然来到咸阳宫作乱!”
“你以为你已经赢了吗,不,你快要输了,我的人已经开始包围咸阳宫,要不了多久就能将你们一网打尽。”
赵高大笑起来,将胡亥护至身后。
只要胡亥不死,他占据正统,立于不败之地。
至于李斯。
赵高巴不得李斯在这次赵青云之乱中死掉才好。
作为胡亥登基后,唯一一个有可能威胁他的权臣。
带着他们谋权篡位的秘密死在这里。
对赵高来说才是最优选择。
他本来自信满满,信心在握。
直到他看到赵青云冷笑不语,只是从怀中掏出一把古怪的铁管状物件。
“那是什么!?”
杀气!
在那金铁之上,身为宗师的赵高竟然感到一股肃穆的杀气。
他周身寒意滋生,亡魂皆冒。
不能直面那个东西。
会死人的!
“那是机关?”
此刻跌坐在一旁的李斯也发现赵青云手上的东西。
他见多识广,触类旁通。
自然看出这与墨家技术有所关联。
他突然想到之前看过一个地方奏章。
三川郡建立了一个墨家学院,广收门客学徒......
是了,通了!
李斯灵光一闪!
他终于知道他们疏忽在什么地方了。
“驾驾驾!”
“公子公子,陛下这次真的驾崩了!”
听闻这个消息时,赵青云正在院子里舞剑。
他一袭干净整洁的黑袍,手中龙泉宝剑在风中飞舞,流光一闪,剑光蹁跹。
一名须发皆白的老者兴冲冲走进院里。
正是他的郡丞尉缭。
消息竟然是真的?
赵青云舞剑的动作一顿,眉间流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疑惑。
怎么祖龙的死期提前了,真是天助我也。
今年是始皇三十五年。
一个月前始皇帝焚书坑儒,公子扶苏死谏触怒了始皇帝,下旨将扶苏贬至上郡。
扶苏此行便是诀别。
然而在历史上,始皇帝真正的死期应该还在两年后,在东巡路上驾崩才是。
起初赵青云怀疑其中是不是有什么阴谋,但一想到磕磕绊绊的秦朝要是再玩一出祖龙假死的戏码,那可真是玩笑开的有点大。
于是他让锦衣卫百里加急从咸阳打探情报,终于确定了始皇帝的确已死的消息。
祖龙既死,天下将乱。
赵青云穿越到的是始皇帝不曾闻名的二公子身上。
由于他熟读历史,自然知道始皇帝在意的只有扶苏一人。
作为庶长子,赵青云想要靠才华冲击大秦嫡长子的地位,实在是有些天方夜谭。
然而扶苏软弱,不可扶持。
为了挽救摇摇欲坠的大秦帝国,为了自己日后不至于死于胡亥之手。
所以赵青云另辟蹊径,穿越后不久,他就奏请始皇帝,将自己送到远离咸阳中枢的三川郡历练。
此番历练,赵青云不仅薅走了朝堂上精通律法政务,却一心摆烂的尉缭,还顺手把当时名声不显的章邯一并撸走。
要知道这章邯可是带着大秦刑徒就能吊打起义军的人才啊,要不是遇到了西楚霸王,大秦说不定真能在他的手上再续辉煌。
这些年,赵青云苟在三川郡,牢记刘伯温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指导思想。
将小小的三川郡打造的如同铁桶一样。
在赵青云的指导下,三川郡大力发展工商业,陆续造出了琉璃,细盐,砖瓦,肥皂等珍稀之物,靠着这些物件和六国贵族贸易,赚的盆满钵满,肚里流油。
他还在江湖上发布招贤令,招揽能人异士,广收门客,美人金箔好酒好肉招待,笼络了一大批江湖奇人。
比如他前世心心念念的大秦第一剑客盖聂。
等工商业发展的差不多了。
他一合计,又咬咬牙出海,花重金派人沿着黄河出海口一路南下,历经千辛万苦,靡费繁重,终于寻到了一些后世才有的高产作物。
极大的提高了三川郡的粮食产量和农业收入。
更后来,他甚至还招徕方士,研制火药,顺着一硫二硝三木炭的思路,终于研制出了可控的火药武器。
现在这些火药武器作为他的杀手锏,配备在专业的神机营中,由心腹章邯亲自把控。
可以说,现在的三川郡和整个大秦帝国相比,已经有了十足的代差。
看起来是一矿打九矿,实际上这一矿的含金量不知道有多高。
由于保密工作做得好,远在咸阳的始皇帝对三川郡的变化毫无印象。
甚至几乎已经遗忘了这个远在他乡的庶长子。
赵青云原本的想法是等始皇帝东巡驾崩,胡亥搞死扶苏以后,自己就以奉天靖难为名进军西都,马踏咸阳。
三川郡军容强盛,咸阳城内还有他的内应,拿下胡亥赵高之流简直是易如反掌。
至于李斯嘛,这个人还算是个人才,留着还有用处。
但现在,情况出现了些许变化。
嬴政提前去世,扶苏还在发配上郡的路上,朝堂虽然仍旧由李斯把控,但胡亥和赵高依然可以是他的心头之患。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扶苏。
扶苏不死,他赵青云继位就名不正言不顺。
也只有等扶苏死了,他才能将姓名唤作是赢青云。
赵青云思索片刻,他回望着身边静默不语的白衣门客,沉声道:“盖聂先生,锦衣卫由你全权负责,咸阳地方也从来都是情报探查的重中之重,确定没有疏漏吧。”
“禀告公子,这段时间的所有情报都采用明暗双线的形式汇报,基本不会出现差错。”
“很好,现在赋闲休息的百户约几位?”
“休假中的百户约十数位。”
“好,你亲自去挑选七八个精锐百户,备好武器弹药,听候调令。”
“是!”
盖聂冷着脸,领命去了。
赵青云满意的点点头,他按照明代制度建立的锦衣卫既是情报部门,也是他的亲卫队。
锦衣卫核心人员都是由他亲自培养的百战精兵组成,忠诚度爆表。
赵青云让他们站着死,他们就不可能躺着生。
这批眼线覆盖整个帝国,加上章邯精心调教出来的三千神机营和韩信带出来的五千白马义从,构成了赵青云争霸秦末天下的底气所在。
“郡丞,你说朕能成功吗。”
深耕多年的土地终于要结出丰硕的果实,赵青云心情大好,一时言语不禁轻佻起来。
“陛下德行广布,恩威并重,自然万事顺遂,所向披靡,此番晋位咸阳,上承天意,下顺民心,泽披世人,于江山社稷有功,于生民治世亦有功!”
“想那公子扶苏,尽信儒家,软弱无能,上不能承担祖宗基业,下不能安抚黔首庶民,陛下奉天靖难,实乃顺天应人,再造华夏之举啊。”
尉缭拱手再拜,言辞激动,显然为自家公子的豪言壮志而感动。
想当初在始皇帝一朝时,自己无心党争,落得人嫌狗厌的境遇,直到遇到二公子赵青云,才知道什么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这么多年来,他尽心辅佐赵青云公子,将三川郡打造成乱世桃源。
赵青云每一次天马行空的构想,每一项骇人听闻的工程,都为三川郡带来了难以想象的收益。
他是看着公子长大的,也是看着公子一步步从软弱自卑的贵族弃少转变为杀伐果断,运筹帷幄的三川郡主政。
在他的眼里,若赵青云不登基,这个天下就再也没人能继承大秦的囯祚了。
而现在,在他的有生之年,机会终于来了!
赵青云同样豪情万丈。
“尉缭!”
“臣在!”
赵青云负手立于石阶之上,眺望咸阳方向。
“令章邯调拨神机营左右哨各三司并入韩信麾下,令韩信率三千白马义从,备齐连弩火铳,随朕摆驾咸阳。”
“扶苏不死,天下尚未大乱,此番朕亲赴咸阳,一方面是为朕这便宜父亲吊唁一番,另一方面也好在咸阳浑水摸鱼,试试能不能玩一手釜底抽薪。”
“若这老秦人乖乖配合倒好,若冥顽不宁,朕也不介意亲手开启秦末乱世,生生再造一个新的大秦!”
“陛下圣明!”
尉缭拱手,老泪纵横。
帝国的奠基人已经逝去,但新的太阳已然缓缓升起。
大秦帝国,要变天了!
“快快快!”
已经离咸阳不远了,章邯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渍,看着身后井然有序的数万大军。
心中涌现起一股使命感。
此时此刻,他的主人,大秦新的皇帝赵青云还在咸阳宫等待着他。
虽然他相信以韩信的能力,足以保护主人周全。
但这还远远不够。
二公子需要一场胜仗证明自己的能力,而躲在暗处的老鼠们也急需要一场胜利来争取足够的时间。
所以,不管是支持胡亥的矫诏派还是支持赵青云的谋逆派,都不约而同的把目光放在了眼前这座天下雄关之上。
函谷关。
大秦社稷的生命线。
大秦东出多少代惊才艳艳之辈流连于此,赞颂于此。
这是王图霸业的象征,这是大秦天下的咽喉。
来自大秦征讨六国的百战老兵与来自三川郡由章邯韩信大加操练的大秦新军。
当前时代地球两大最强陆军,将在这里划出道来。
既分高下,也决生死。
守卫函谷关的是秦国将军李信。
这李信也是个人物。
大秦年轻一辈的将军中,除了蒙恬能压他一头外,难遇敌手。
这一点从李信的履历上就可以见分晓。
始皇十八年(公元前229年),李信与王翦、端和等将兵伐赵,李信出兵至太原、云中,与王翦率兵包围赵军,一举攻破赵国。
始皇二十年(公元前227年),荆轲刺秦失败,秦军大破燕军于易水之西。
第二年,李信率领先遣部队抵达易水河畔,以轻装骑兵突进大败燕太子丹,迫使燕太子丹逃入燕都蓟城坚守。
不久,王翦率领大军抵达并攻克蓟城,燕王喜和燕太子丹退保辽东,李信率军紧追不舍。
带着数千士兵追击燕太子丹到衍水,迫使燕王喜杀太子丹。
始皇二十五年,李信与王贲破定燕、代,虏燕王喜、代王嘉。
始皇二十六年,李信与王贲从燕南攻齐,虏齐王建。
最终秦统一天下,李信以功封陇西侯。
可以说,李信不仅是个战将,还是个在历史上有名有姓,排得上名号的有能大将。
这样一个将军率大秦精锐士卒守函谷关,别说章邯了,若没有一点其他手段,就是白起复生,韩信亲至,恐怕也只能无功而返。
好在章邯手里偏偏就有一些其他手段。
骑在高头大马上,章邯举目会网文,看到了漫长的队伍后面,有一支专门的骑兵部队正互送着一车车大炮徐徐而上。
得到赵青云的首肯后,势必要让全天下的乡巴佬都见识一下大炮的轰鸣了。
当主人者,死!
借天雷之威,函谷朝夕必破!
此刻,相比于函谷关外的惹恼。
咸阳城却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宁静。
“驾驾驾!”
马蹄踏碎雨幕的声音送来晚秋的寒意,斥候从咸阳城的大街小巷穿行而过,将一捆捆绸缎一样的东西送到各大商铺之中。
“大秦日报?”
有识文断字者拿起绸缎,却见这绸缎极为轻薄,又略显干燥,不适合做衣物。
但用来写字却是极其舒适的面料。
而在这绸缎上也的确有大秦官方的篆字雕龙画凤,留于其上。
上首便是刚刚那四个字。
“大秦日报?”
书生惶惑不解,他读了这么多年圣贤书,可还是第一次听见这样的提法,也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绸缎。
“此为何物?”
他不禁提出疑问。
“此物名纸,乃是二公子赵青云在三川郡时发明的产物,作为便宜便捷的书写材料使用,其效率远胜竹简。”
这时候,书生一旁一个穿着黑色锦袍的年轻男子笑笑说道。
只见这男子一抚折扇。
显然对这物件有些了解。
一看就是咸阳本地的达官显贵。
青年书生有意结交,赶忙作揖,满脸热忱地说道:“兄台见多识广,还望不吝赐教,这纸张既然是二公子赵青云所发明,想必背后定有一番不凡的故事。”
黑衣青年嘴角上扬,露出一抹自得的微笑。
轻轻摇着折扇,缓缓说道:“贤弟有所不知,二公子赵青云那可是心怀天下、睿智过人的奇男子。”
“他在三川郡时,眼见着竹简使用起来极为不便,不仅制作繁琐,携带更是麻烦,若是遇上长篇的文书,搬运起来就如同搬山一般。”
说着,黑衣青年还夸张地比划了一下搬重物的动作。
“于是,二公子便召集了众多能工巧匠,日夜钻研。”
“他们尝试了各种材料,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却始终没有放弃。”
“终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二公子从民间的一种纺织工艺中得到灵感,经过反复改良,这才成功发明出了这纸张。”
黑衣青年说得绘声绘色,仿佛他亲眼见过二公子赵青云一样。
青年书生听得入神,不禁追问道:“那这纸张除了书写方便,还有其他的好处吗?”
黑衣青年用折扇轻轻敲了敲手心,说道:“这好处可多了去了!首先,纸张造价低廉,比起竹简,不知要节省多少人力物力。”
“而且它轻便易携带,几卷纸张便能装下许多文字,不像竹简,写上几行字就占了老大的空间。再者,这纸张书写顺滑,墨汁落在上面,干得也快,不像在竹简上书写,一不小心就容易晕染。”
青年书生连连点头,拿起桌上的纸张,轻轻抚摸着,仿佛在感受着这神奇发明背后的智慧。
“如此神奇之物,难怪会送到商铺,想必是要推广开来来。”
青年书生说道。
黑衣青年微微颔首,接着道:“正是如此。”
“二公子赵青云深知,这纸张若是能在大秦普及,对于文化的传播、政令的传达都将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你想想,以往朝廷发布一道政令,光是制作竹简就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传递起来也慢。”
“如今有了这纸张,政令可以迅速抄写多份,发往全国各地,这效率可就大大提高了。”
“兄台所言极是!”
“我看兄台英俊潇洒,谈吐不凡,身边又有家仆相伴,不知兄台在哪里高就。”
赵青云回头看了看身旁的王离和盖聂。
伸出大拇指,咧嘴一笑:“在下不才,三川郡一游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