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杜如晦李盛的其他类型小说《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杜如晦李盛》,由网络作家“九剑本尊”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好好,烤红薯,我这就吩咐她们做就是,各位不要激动啊。”不一会。莺儿抱着一个篮子来到前厅。篮子里正是几个烤红薯,放在了餐桌边上。众人齐齐凑上去一看,顿时,都不着痕迹的皱了皱眉。这烤红薯怎么灰扑扑的?这简直像是泥土一般。看这东西还冒着热气,甚至让他们有一种这就是一团泥土的感觉。一时间面面相觑,全凭着礼节一人拿了一个起来。李二不管那么多,他只想知道……这玩意究竟能不能填肚子。能填肚子,其他一切好说。拿起来就要往嘴里塞。不过就是这时,李盛忽然道,“唉,老李,你干嘛?这东西不能直接吃的。”“哦……哦?”李世民一愣,接着李盛直接从他手中夺过烤红薯,将外皮撕去了一块。接着,橘红橘红的内瓤显露了出来。热气腾腾,晶莹温软。李二大为吃惊,这东西外面看...
“好好,烤红薯,我这就吩咐她们做就是,各位不要激动啊。”
不一会。
莺儿抱着一个篮子来到前厅。
篮子里正是几个烤红薯,放在了餐桌边上。
众人齐齐凑上去一看,
顿时,都不着痕迹的皱了皱眉。
这烤红薯怎么灰扑扑的?这简直像是泥土一般。
看这东西还冒着热气,甚至让他们有一种这就是一团泥土的感觉。
一时间面面相觑,全凭着礼节一人拿了一个起来。
李二不管那么多,他只想知道……这玩意究竟能不能填肚子。
能填肚子,其他一切好说。
拿起来就要往嘴里塞。
不过就是这时,李盛忽然道,“唉,老李,你干嘛?这东西不能直接吃的。”
“哦……哦?”
李世民一愣,接着李盛直接从他手中夺过烤红薯,将外皮撕去了一块。
接着,橘红橘红的内瓤显露了出来。
热气腾腾,晶莹温软。
李二大为吃惊,这东西外面看着这么难看,没想到别有乾坤!
这卖相真不错啊!
而且散发着一股香甜的气息。
哪怕是吃了一阵火锅,李二依然感到,食欲大动!
当即一口咬了下去。
众人见李盛帮李二剥开了外皮,于是也纷纷效仿。
同时,一人一口,咬了下去。
接着……
“这……”
“这滋味,绝了!”
“分明便不亚于宫中的点心!”
“香甜软糯,这东西少说也得二十文一个呐!”
一口下去,所有人都是双目圆睁。
这东西滋味之甜美,竟是不亚于土豆泥,和火锅!
而就是如此美味的东西,居然……
可以亩产五千斤以上。
李二双眼一翻白,整个人就往桌子下面出溜而去……
长孙皇后和李盛急忙一左一右拉住。
“老李,你什么情况到底?是不是心脏不太好?”
“其实我这还有一种养护心脏的特效药……”
众人:……
wdnmd真就没完了呗!
好东西全特么在你这!
……
这一餐,
美味盛宴,李二等人吃的无比尽兴。
一方面,美食,没得说。
这滋味,宫中的御膳也没有这么香的!
另一方面,亩产数千斤……
脑海中带着这个信息,谁不是兴奋无比?
自古江山要稳,百姓的肚子就要饱!
自古战事要赢,将士的粮草就不能缺!
这土豆红薯两样神物出来,等若是一下子解决了两大难题。
这让李二这一干人,如何不激动,如何不兴奋?
吃完。
因为家伙事盘子之类的太多,锅子炉子太大,
李盛让莺儿先陪着李二等人斟茶倒水招待着,自己先去后厨帮把手。
接着莺儿也去了后厨,毕竟来客事多啊,再说两个丫鬟也没吃饭呢,李盛还是信奉人性化管理的。
一时间前厅之中只剩下李二等人。
“陛……陛下……”
尽管此刻外间风雪交加,气候极为寒冷。
但不知是一顿美味胡吃海塞,血糖丰沛,还是心情激动之故,魏征总是冷着的一张脸此刻红光耀眼,语气更是微微颤抖。
“陛下,这位公子才华如斯,臣愿以性命相求,愿陛下早日招入朝廷!”
其余几人也纷纷附议。
只有杜如晦装作从善如流的样子,嘴角却不由得露出一抹微笑。
李二则是直接哈哈大笑。
“此事,还真不用你们着急。”
“这位公子,早晚得是我大唐支柱!”
支柱这两个字,可以是说君,也可也以是说臣子。
李二等于是含糊其辞,不过真相谁也想不到,一时间众人不疑有他。
杜如晦怔怔看了后厨方向一会,方才转过头看向李二。
一旦意识到这一点。
李世民自己都感到难以置信,甚至有些惊悚的感觉。
联系到这孩子的生活环境。
从小无人照顾,却能把生活打理的如此美好。
此时他下意识的抬头,掀开珠帘,看向马车之外。
在李盛的宅院附近……
农田之中,有大人在忙着耕种,不知名的庄稼。
有孩童在嬉闹,也有的在朗声读书。
“克明,你来看。”
“陛下。”
“这……陛下,这……”
“克明,你怎么看这个村子?”
李二,此刻十分认真的看着杜如晦。
杜如晦也知道陛下是认真的,低头沉思了片刻。
“……民无饥馑,面有笑容。”
“虽在农田,衣着却十分干净,微臣甚至看到了花纹。”
“书籍昂贵,这里的孩童居然看得起书……”
杜如晦也十分认真的一拱手。
“尧舜之世,不过如此罢了。”
尧舜之世,也不过如此!
李二吸了口气。
不过此时,一个有些微颤的声音打断了两人的谈话。
“臣妾……想问问陛下,一件小事。”
“观音婢,且说无妨?”
此刻李二心情好到不能再好,现在皇后提什么要求,他都能答应。
“咱们何时……”
“何时能与盛儿相认?”
……
这个问题一出。
仿佛一盆冷水浇到了李二头上。
相认,相认……
他不用转头也知道,杜如晦立刻眼神给了自己一个警告。
不可操之过急!
眼下是什么时候。
自己才登基不过二年。
百姓自东汉倒下,魏晋篡权。
后来神州陆沉,经历了多少动荡?
前些时日的玄武门之变。
李盛虽然说,宫中的宿卫是支持他的。
李二自然知道这一点,但他更知道,即便有不少人支持自己,可政变这种事依然让天下人提心吊胆。
隋炀帝杨广,当年可不就是一场夺嫡大战耗费了大量元气,后来修建运河才力有不逮,开始强征的么。
更不必说两汉的宫廷内斗了。
两晋,更不必说。
一场玄武门,多少百姓回忆起了司马懿夺权之事?
现在谁不是提心吊胆,生怕再来几百年乱世。
李二只能苦笑。
“观音婢,此事……怕是只能先等等了。”
“你也知道……太子已立,盛儿却这么出色,届时若是……”
长孙皇后怔了怔,低头抽泣起来。
失散了十几年的亲骨肉啊。
她多想和孩子相认,听他叫一声母后……不,叫一声娘亲?
但夫君就是个血淋淋的例子。
她想和孩子相认,但也更怕孩子回了宫,玄武门之事重演啊。
一时间,
因为不能即刻接李盛回宫。
整个马车之内,气氛都十分沉闷。
不过李二的双眼,微微一亮。
“皇后,此事却也不必心急。”
“……哦?陛下可有想法?”
长孙皇后双目微亮,难道丈夫有办法?
却见李二轻轻一笑。
“要正式迎皇子回宫,这做不到。可……盛儿不也说了么,他想做闲王!”
“闲王……陛下的意思是……”
似乎猜到了李二要做什么。
长孙皇后面上隐隐露出按捺不住的惊喜之色。
“没错。朕前些时日出游,被一农家少年所救,不图回报,可见此子德行上佳。”
“外加有诸般奇术,利于民生。”
“我就找机会封他做个闲王,让他入长安,不也能相见么?”
长孙皇后呆了呆,随后抱住了李二,轻轻啜泣起来。
李二说完也看向了杜如晦。
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还是要商量着来。
杜如晦思索一番。
点了点头。
“方今陛下登基不久,百姓犹在惶恐余波之中。此时正需要陛下设立一个典型。这个典型必须与政争无涉,但却要足够讨喜,能让百姓看到过上好日子的希望。”
“殿下……正是最佳人选!”
杜如晦考虑问题一向周详,他能肯定,就一定是考虑过各种情况。
“不会引起怀疑猜忌,引起祸患?”
“这便是天公作美,缘分所在了。若是陛下登基了好几年,那么突然设立闲王定然惹来非议。但现在不过贞观二年,百废待兴,陛下有些不守陈规的举措,谁也不会怀疑的。”
李二双眼放光。
那就太好了!
先以义子的名分收了盛儿,再暗中给他安排力量。
如此时日一长,再与盛儿相认,相信也不会引起天下哗然……乃至要改立盛儿为储,想来也不是什么问题!
李二一旦决定的事,轻易不会再变,至于李盛的王府建在何处,反倒是小事,无需多虑。
比起这些……
李二倒是也没忘了今日上午过来,宝剑被一斩而断之事。
这宝剑是他收藏于凌烟阁的,原本是清河崔氏所献,谓之曰天子器,请陛下收下。
对于清河崔氏的礼物……
李二是真不想收,但也不得不收。
不想收的原因,和“不得不收”的原因,其实都是同一个。
清河崔氏,五姓七望之一。
东周开始便绵延下来的千年世家。
但同时,崔氏和整个五姓七望的其他世家一样。
他们根本就不是他李二的人。
而是和李渊,李元吉,李建成这群人一伙的。
这也是李二与父亲矛盾最大之处,也是他软禁李渊至今最关键的原因。
……
昔年李渊建唐,
一切草创,总怕这刚一统的天下,又步了隋朝的后尘。
没有安全感的李渊,选择了同各路门阀世家合作。
所以武德七年,也就是玄武门血战的前两年,李渊恢复了九品中正制,断掉了寒门士子晋身的机会,同时大加封赏,曾经一天之内封官许愿,口授两千多人。
在李渊看来,
只要自己对这些世家荣宠有加,总不至于再招来反叛。
但李世民的观点,完全相反。
你对他们荣宠有加,就不会招来反叛?
魏武对司马家不够好吗?
两晋对世家门阀,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好。
结果呢?
国祚五十年都不到,直接衣冠南渡?
所以李世民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横竖自己这边的人都是秦琼尉迟恭这些寒门子弟,或者魏征这些文人圈子边缘的山野散人。
自己本来就不是靠这些世家,
打下江山又不靠他们,干嘛给他们好脸色?
但他这么想,自然就不为李渊所喜。
一来二去,如今的李世民,和世家门阀之间表面君臣,实际完全是水火不容的态势。
随着李盛一声招呼,此时的后厨果然传来了一阵香气。
李二杜如晦,长孙皇后,还有李君羡,都闻到了。
香气扑鼻,勾魂摄魄。
“这是什么东西这么香?”
“在宫……在家里也算有不少名厨,可还真是从未闻过这么香的!”
四人啧啧惊奇。
这味道简直了。
李盛哈哈一笑,招呼众人到餐桌落座。
随后。
两个丫鬟棉儿莺儿,先后端着一个大铁盘来到客厅,放在了餐桌上。
李二等人凝目一看,似乎认识。
但上面撒着许多细细的颗粒状调料,就有些陌生了。
棉儿莺儿离开客厅回到后厨。
不一会,又是三个大铁盘送了上来。
一盘接一盘,一共上了五个大盘子。
每个盘子都是簸箕一般大,慢慢放着菜肴……
丰盛无比!
所有的菜肴,都用木签子穿插起来,让众人感到十分的新鲜。
……
李二拿起一根木签子看向李盛笑道,“公子,这是炙肉吧?”
“炙……对,这就是烤肉,正宗上好的五花肉!”
“下面还有羊肉,老李你赶紧都试试!”
李盛待客还是蛮热情的。
李二十分受用。
不过这木签子上的肉……
“我以前也没少吃炙肉,可这般做法还是头一次见。更从未尝过这么香的!不知公子是用何手法制作?”
“这调料又是……?”
“调料?”
李盛看了看烧烤串上深黄绿色的粒状调料,顿时明白了众人所指,随口道,“哦,这是孜然。”
“自然……这调料叫自然?”
李二呆了呆,接着咬了一口。
瞬间双眼一亮。
这烤肉,肥而不腻,满口生津,简直妙极啊。
太妙了!
“自然之道,香气扑鼻……好名字!就不知这‘自然’是从何处觅得?”
李二的语气都微微激动起来。
这比他在宫里吃的御膳好吃几百倍不止!
李盛闻言耸耸肩。
他没兴趣纠正老李对孜然这个名称的误读,但是对方既然问起来,倒也真不好回答。
在前世,这玩意是西域传入,这时候大唐还没有呢。
而这一次,自己是……从系统签到给的。
于是想了想。
李盛摆了摆手。
“这个嘛……是我在野地里发现的。”
“公子这道自然烤肉,真是出神入化,若是能……”
“陛……这个,老爷,我好像想起来了,长安城里倒是真有酒家卖这个菜肴,不过不叫自然,叫孜然……”
“哦?莫非……”
李二惊讶的看向李盛。
李盛耸耸肩,“呃,是有长安的商人来进货,不过我这存量也不多,大部分都留着自己食用了。”
李盛说完。
杜如晦险些一口唾沫呛死自己。
“公子难道不知?这,这孜然炙肉,可是在长安的王公之间蔚然风靡,拥趸无数。每每一小碟菜肴,就要上百贯呐!”
李二有些吃惊,心说这些五姓七望的生活真奢侈。
不过他更惊讶的是,李盛手握这等好东西,居然没有大发其财的样子。
安之若素,宁静致远……
这孩子好啊!
长孙皇后笑的两眼都眯了起来,一时间心情大好,顿时大快朵颐起来。
这可是自家孩子给爹娘准备的美味。
还不吃个痛快?
李二带着长孙皇后,常年也是军旅生涯,吃喝没那么多讲究。
这一下吃相顿时……反正杜如晦有点暗暗腹诽,心说幸亏老魏不在这,不然又要摆黑脸了。
不过他也不得不承认,这孜然炙肉真是美味之极。
不一会的功夫。
一人一个大盘,眨眼就吃下去一半。
此时李二忽然发现。
盘子里还有一道菜肴。
色做金黄,入口皮脆而内软糯,咸鲜之中还有一丝甜美。
端的是又一道佳肴!
仅仅吃了一口,李二就按捺不住心中好奇,举起烤串问道,“公子,这又是何物?”
“这个吗?这是土豆。”
“土豆?”
“不错,土豆。也是野外发现的,这玩意茎叶皆不可食,只能喂给牛羊,但泥土下的块根却是别有滋味。可代主食,量大管饱!”
幽州,属于燕赵之地。
在北方,弄点水稻不容易。
李盛总是吃面食,自然怀念前世的进口泰国稻米了,但这附近想买就很麻烦,得走远路。
不过后来渐渐的,李盛也发现了还有土豆这个好东西。
这玩意,耐旱耐盐碱好种,不用怎么打理就能大量种出来,当饭吃都没问题。
李二哪里知道李盛说的是这个。
因为口中的土豆极为美味,他下意识便将这玩意当成了和孜然类似的东西,产量不高。
因此李盛这么说,他只以为是盛情款待。
一时间龙颜大悦,餐盘内风卷残云……
……
吃着吃着。
李二又咬下一块烤肉。
不过这次他发现有些不对。
这肉似乎是羊肉。
但是……
之前自己吃的,难道不是羊肉吗?
奇怪……
近年乱世刚刚结束,李二顿时想起了一些不好的传闻——
咱这宝贝儿子不会还跟蛮夷野人一样,吃人肉吧???
“孩子,这是什么肉?”
“你手里这个吗?……这个,羊肉啊。”
“那……这个呢?”
李二渐渐发现手中的羊肉和之前吃的那种烤肉,外表也有些不同。
尽管都十分美味,不过他最担心孩子学坏啊。
接着李盛就随口道,“那个吗?猪肉啊。”
“猪肉?这肉……居然这么好吃?”
李二直接呆呆看着手中的烤肉。
神情……
不可思议!
满满的不可思议!
在他一直以来的印象中,猪肉都是腥味沉重,不堪入口。
除非是行军的时候不得已吃一些顶顶肚子,否则平日里就算是贫苦人家也不会吃的。
但是李二这个反应。
李盛同样惊诧。
“不是吧,老李。你们家什么条件,猪肉有那么难吃吗?”
“等等,你们说的是不是……”
李盛对李二的反应很不解,
但是很快就意识到了,李二说“不可能这么好吃”的猪肉,是指野猪肉!
这玩意他作为猎户,怎么可能没吃过。
那味道确实难顶!
于是李盛笑了。
“我明白了,老李你以前吃的猪肉,怕都是山猪肉吧?”
“山猪肉,这是自然。不是山猪肉,莫非这世界还有河猪肉?”
“什么河猪肉,这是养殖的猪肉!”
“养殖……猪肉也能养殖?”
李二目瞪口呆,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小长乐可是记得在四书五经上看过这些描述。
李盛哈哈大笑,只当是小孩子童言童语,当即起身领着母女二人向前厅后走去。
但是实际上,李盛怎么会想得到,小长乐因为是当朝公主,李二的女儿,小小年纪想着为父亲分忧,连粮食产量都懵懂的知道一些。
很快。
三人到了后院中。
长孙皇后从李盛手中接过短柄锄头。
“嗯,夫人直接挖就是,到后面动作稍稍轻些便不会破坏土豆了。”
“呃……其实破坏一些也没关系,这土豆反正挺能放的,也不招虫蛀之类。”
李盛话音一落,长孙皇后感觉更不可思议了。
耐存储还不招虫。
这东西果然是神仙所赐啊。
不一会……
泥土被挖开。
平平无奇的碧绿茎秆叶之下,小泥坑之中,显露出一块土黄土黄的圆形鼓起。
长孙皇后双眼一亮。
就是这东西了!
不过下意识的看了周围的其他植株一眼。
接着低头看着土豆。
似乎个头也不是很大。
这怎么能亩产三千斤?种植明明就有些稀疏的样子,这一块土豆也就不到一斤啊。
挖掘继续。
不一会,土豆整个显露出来。
个头不大,略小于一个拳头。
长孙皇后皱眉,这连半斤都不到啊。
亩产有个一百斤都谢天谢地了吧。
但看着下面似乎还有根须,长孙皇后也就继续挖掘。
不一会……
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下面居然还有一个土豆。
“这土豆怎么回事,这岂不像是双黄鸡蛋?可双黄鸡蛋,那也是极少数吧……”
心中暗暗思索,不过为丈夫分忧要紧,长孙皇后看了看。
下面还有根须,似乎还可以继续挖。
不一会,又挖出来一颗土豆……
“三个?三黄鸡蛋?等等……怎么下面还有?……”
接着继续挖。
李盛笑了笑,“夫人,土豆不是这么挖的。这土质十分松软,挖到这个程度,直接拔就可以了。”
“哦,我试试……”
“我来吧,夫人您休息一下。”
接着,长孙皇后目睹了这辈子最最惊人的一幕。
李盛从土壤之中,拔出了一连串至少几十颗土豆。
……
这一瞬间,连小长乐都愣住了。
“师……师父,这个土豆怎么这么多呀?”
而长孙皇后,整个人愣在了原地。
这一大串,至少在十斤往上。
想想一株水稻,才出米多少?
就算好几棵水稻对标一棵土豆,只怕分量也是拍马难及。
再看看这田地中遍地的碧绿,这亩产……
毫无疑问,是真有三千斤!
甚至很可能,都不止三千斤……
太震撼了!
惊天动地,不可思议!
……
长孙皇后锦衣玉食多年,此刻满手泥土,却忘了要清洗。
在她脑海中,隐隐浮现起一个念头。
这一天,绝对是要载入史册了!
大唐……天降祥瑞大唐了啊!
……
长孙皇后,深深吸了口气。
“公子,这土豆我想带些回去,给老李尝尝,可好?”
“这有何不可?那天做的是烧烤土豆片,正好夫人也让老李尝尝土豆泥!”
长孙皇后用力点头,眼眶泛红。
找到了孩儿,还带来了土豆这件祥瑞。
往后,大唐必定要靠这东西镇压气运。
而这个孩儿,简直就像是上苍派来帮助大唐的。
五味杂陈!
激动!
很快。
李盛主动又挖了好几株土豆,总共有五十斤。
不过他想到一个问题。
“等等,夫人这要怎么带回去?挺沉的!”
“哦,这不妨事,咱们先到前厅去。”
到了前厅。
接着长孙皇后拍了拍手。
李君羡一走进前厅,就见到了放在地上的箩筐,以及里面堆满了的土黄果实。
一时间有些发愣,这是殿下给娘娘送土产了么,不过这东西看着不太好入口啊。
“将这箩筐搬到马车上去。”
“是,娘……夫人!”
“记住,严加保护。但有破损丢失,回去家法伺候!”
长孙皇后说着,神情无比严厉。
李君羡直接一个哆嗦,长孙皇后多好的脾气,今天居然这么严肃。
这一筐果子究竟是啥,要这么保护??
不过疑惑归疑惑,被吓了一跳的李君羡还是小心的搬起箩筐,走向外面的马车。
“公子,今日……今日有些倦乏了,可能是气血虚,就先回了!”
“夫人哪里话,身体不好当然要多休息。呃……这土豆,乐乐怕是不够吃啊,要不要再带些回去?”
“不必了,我这就离开。今日大礼,我和老李必定铭记于心,来日必有重谢!”
李盛哈哈笑了笑,“什么重谢不重谢的,能让我多看看乐乐,给乐乐做好吃的,比什么重谢都强!”
长孙皇后心潮澎湃,匆匆离开了。
这土豆,事关重大。
虽然想和儿子多聊聊,原计划她甚至准备亲手给孩儿做一顿饭菜的。
但……
土豆,土豆啊。
这可是亩产三千斤的土豆!
事关重大,她清楚的知道这事关整个大唐的气数,怎么敢耽误。
自然是立刻带走,回去见李二!
坐在马车上。
“君羡,快些,立刻回长安!”
“是,娘娘。不过您坐稳,这乡间道路有些颠簸……”
“什么颠簸不颠簸的,给我快些赶路!我要立刻见到陛下!”
“不用去后宫,直接到甘露殿!”
李君羡人都快傻了,这娘娘今天什么情况哦。
收了一筐不怎么好看的果子,还要到甘露殿见陛下。
不过娘娘有命,他哪敢耽搁,自然是快马加鞭。
很快……
……
到了皇城。
宫墙之内,一辆马车飞速疾驰。
有内侍见到这寻常民间用的马车,当即就要上前喝止,何人在皇城撒野。
但娘娘催的急,李君羡哪敢耽搁,自然是管不了那么多了。
一路直奔甘露殿!
此时的李二,正在伏案翻阅奏折,面前站着房玄龄,正与他商谈政事。
“去年岭南有洪涝,虽不严重,但产量最高的郡县损失颇多。好在赈济得当,只有三千多流民往长安而来……”
李世民正在奏折,读着读着就是一声长叹。
“怎么又有天灾……”
“难道真是天不佑我大唐,还是……我这个皇帝,就是遭天谴的皇帝……”
李二神情郁郁,整个人都十分消沉。
房玄龄也是肃容,面色有些灰暗疲惫,“陛下宽心,长安附近还有不少荒地,还是安置的下的。天下的粮食,产量就这么多,有丰歉也是无奈之事……”
便在这时,殿门外忽然传来一道急切的呼唤。
“陛下!臣妾有要事禀告,十万火急!”
李二正与房玄龄说饥荒之事。
他登基上任以来,最担心的莫过于这回事。
此时长孙皇后忽然唤他,就让他有些摸不着头脑……出什么事情了吗。
按李二对长孙皇后的了解,这个女人一向是最懂他的,这个时间他肯定在跟心腹大臣讨论国事,没事不会来打扰啊。
不过毕竟是老婆来了,还是抬起头看向殿外。
接着……让李二懵逼的一幕来了。
长孙皇后满头是汗的跑进殿内,全无形象。
而更没形象的还是皇后身后跟着的李君羡,堂堂天子近臣宿卫之将,此刻抱着一个大箩筐,吭哧吭哧的也跑进了甘露殿。
“皇后,这是……”
“陛下,臣妾有重宝呈于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