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苏清苒顾逍的其他类型小说《前夫哥你别嚣张,等我虐你就老实了苏清苒顾逍》,由网络作家“香菰叶”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苏清苒接过来看了一眼,感激道:“马叔,还有件事要拜托你,我下乡的事还没那么快,我想等我走了之后再让我同学去上班,也省得他们跟我闹。”马厂长当即答应下来,“放心吧,一会我正好要去沪市出个差,这几天都不在,他们催你你就说等我回来!”“好!”谈完工作的事,苏清苒又开口叮嘱,“马叔,我看你最近气色不是很好,你要是得空就去医院看看,平时也要多保重身体才行。”上辈子,马厂长就是累倒在了工作岗位上。虽然送医及时,也捡回来了一条命,但是也留下了不少后遗症,不得不离开他奋斗多年的岗位。马婶一听,当场就紧张了起来,“苒苒说得没错,你这身体是该好好去医院检查检查了!你这天天熬夜加班,铁打的身体也扛不住!”“晓得了,等我沪市出差回来就去,这总行了吧?”离开...
苏清苒接过来看了一眼,感激道:“马叔,还有件事要拜托你,我下乡的事还没那么快,我想等我走了之后再让我同学去上班,也省得他们跟我闹。”
马厂长当即答应下来,“放心吧,一会我正好要去沪市出个差,这几天都不在,他们催你你就说等我回来!”
“好!”
谈完工作的事,苏清苒又开口叮嘱,“马叔,我看你最近气色不是很好,你要是得空就去医院看看,平时也要多保重身体才行。”
上辈子,马厂长就是累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虽然送医及时,也捡回来了一条命,但是也留下了不少后遗症,不得不离开他奋斗多年的岗位。
马婶一听,当场就紧张了起来,“苒苒说得没错,你这身体是该好好去医院检查检查了!你这天天熬夜加班,铁打的身体也扛不住!”
“晓得了,等我沪市出差回来就去,这总行了吧?”
离开前,马叔两口子一个拦一个塞,硬是塞了一个信封给她。
“你父亲早前给我帮了不少忙,原本我想着等你进了厂慢慢补偿,既然你决定下乡去照顾他们,那就多买点东西过去,算我和你婶子的一片心意!”
“你要是不收,我就不同意你下乡!以后你也别说认识我们,这些东西你也都带走!”
离开马家,苏清苒打开信封看了看,里面竟然有十张大团结,还有一些粮票和布票。
这年头大家的日子都不宽裕,就算是厂长家也不能富裕到那里去。
苏清苒心怀感激地将钱票收好,骑上车去找苏南星。
昨天分开的时候,她不知道今天什么时候能忙好,也没和南星约具体的时间。
哪知到了地方,苏南星依旧蹲在昨天那个位置,眼巴巴地朝着街上张望。
那可怜的样子让苏清苒莫名心酸又内疚。
从前在家里的时候,南星是一家人的活宝,机灵调皮很是爱笑。
现在别说笑了,就连从前的活泼劲也没有了!
苏清苒握住车闸,双脚撑地,飞快朝他招手,“南星!”
苏南星抬眼一看,拔腿就跑了过来。
“姑姑,哪里来的自行车?”
“姑买的,上车!姑带你去吃早饭!”
折腾了一早上,两人赶到国营饭店时包子依旧没抢到。
只不过,办了这么多事,又弄回来这么多钱和票,苏清苒心情大好,吃什么都觉得香。
“南星,厂里那边姑姑已经安排好了,等下姑姑就要去办下乡的事,你放心,姑姑一定会想办法带你走。”
苏南星眼睛亮了亮,“姑,咱们下乡的地方离爷奶和我爸妈近吗?”
苏清苒点了点头,没有否认,“很近,不过等我们去了那,暂时要装不认识才行,可能一时半会也不能带你去见他们。”
苏南星不太懂,但是也知道这事的严重性。
“姑姑,我都听你的。”
吃完饭,苏清苒把苏南星送回巷子口,然后便急忙忙骑车赶往顾家。
此时,顾晓蕙也在家里焦急地等待苏清苒的到来。
除了她,顾晓蕙的爸妈也都留在了家里,毕竟换工作这么大的事,不能放心交给两个小姑娘去办。
一听到外面的动静,三人便齐刷刷地站起身往外走。
“爸,妈,我就说清苒不会骗我,你们看,人不是来了吗?”
苏清苒利落地下车,朝着两人笑着点了点头,“叔叔,阿姨,我一大早就去找了厂长,耽误了点时间,来晚了!”
听说她去找了厂长,顾父顾母两人脸上是肉眼可见地紧张。
“机械厂那边能同意吗?”
苏清苒当即点了点头,“说好了,马厂长对顾晓蕙有印象,知道她考试的成绩就在我后一名,同意让她顶替我去上班!”
二人一听,当即愣了一瞬,随后激动地领她进了屋。
“快坐,阿姨给你切水果!”
“小苏,向阳山大队那边已经说好了,你可以带着侄子过去,还有,知青办那边也说了,只要大队同意接收,他们就不会卡着,但有个问题——你侄子的粮食关系暂时转不了,暂时不能占大队指标,也不能领工分分粮食。”
苏清苒本就没指望能把侄子的粮食关系转过去,她甚至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这条路走不通,就再想别的办法,反正不能把南星一个人留下来。
“没事,向阳山大队能同意接收我们两个就很好了。”
说着,苏清苒便把厂长写给她的条子拿了出来。
顾父人也在机械厂干了几十年,对马厂长的字迹很是清楚。
只看了一眼就认出来了,“太好了!有了马厂长的条子,晓蕙的工作就算是板上钉钉了。”
顾父激动了一夜没睡,这会看到条子还有些恍惚、不敢相信。
顾晓蕙轻咳一声,提醒道:“爸,钱——”
顾父回过神,连忙从口袋里掏了一张信封出来,“这里面是七百块,还有一些票,向阳山大队地方偏,不好买东西,你们走之前多备点东西带着。”
苏清苒接过信封的手一怔,“叔,我和晓蕙说好的是四百...”
顾晓蕙夺过信封直接塞进了她的口袋,“另外三百是知青安置费,你装着。”
苏清苒笑着摇了摇头,“这两年知青办已经陆续取消了安置费,就算是有也不可能有这么多。”
说话间,苏母已经端着一盘切好的苹果走了过来。
“你就收着吧!你那工作值钱,四百块卖给晓蕙我们反而不踏实!该哪样就是哪样,再说晓蕙已经和我说了你们家的情况,往后你需要钱的地方还多着呢!”
苏父也坚持,“没错,你年纪轻不知道行情,也不知道没钱的难处,可我们不能忽悠你占你的便宜。”
顾晓蕙也跟着附和,“清苒,你不知道我能得到这份工作,我爸妈有高兴,但是一想到你要代替我去那山沟里吃苦我就难受,我不想内疚一辈子,你就收下吧!”
见三人极力劝说,苏清苒便痛快地收了下来,“谢谢叔叔、谢谢阿姨,那我就不客气了。”
收了钱给了单子,苏清苒打算立马去知青点办下乡手续。
方才三人都惦记着工作的事,都没注意到苏清苒骑了一辆自行车过来。
这会一出门,才发现院子里停了一辆崭新的自行车。
“清苒,这自行车是你的?”
“哎,别提了,我也是翻来覆去睡不着,估计也只有苏知青那边的条件能好点。”
“别说了,人家和大队长家有关系,不是我们能比的。”
苏清苒喝了灵泉水后听力越来越好,不过她也没打算理会这些闲言碎语,来之前她已经做好心理准备。
只是眼下住在大队长家,不能给他丢人倒是真的。
人一到齐,大队长便将四个新来的知青给大家伙正式介绍了下,又叮嘱了几句要团结互帮之类的话。
然后就开始了今天的重头戏——开镰动员。
向阳山大队一共只有两百多口人,因为离邻村远,他们一个生产队就是一个大队。
不像别的大队人口多,一个大队里面光是生产队就有好几个。
因为进村要翻山,拖拉机进不来,只能靠最传统的人力畜力和最简单的农具来耕种。
一年两季,交完公粮后,再扣掉最基本的社员口粮、种子等等,剩下的几乎颗粒不剩。
遇到雨水不好的年节,伸手领救济粮也是家常便饭。
大队长每次去公社都灰溜溜地去,蔫巴巴地回来,丢人呐。
所以每次收割前,大队长都特别的激动和忐忑。
“公社领导说了,要是再干不好,就真给咱们合并到别的大队里去了,同志们,都给我撸起袖子加油干呐!”
和大队长的慷慨激昂相比,众人脸上的神情就要冷淡许多,似乎早已听了无数遍。
除了新来的知青,大家伙们都知道,听到这一句,接下来就是下地了。
所以大队长的话音一落,大家便纷纷拿着农具往地里走去。
四个新知青都是第一次下地割稻子,大队长简单叮嘱了几人两句,就让她们自己看着办了。
三人还在愣神的时候,苏清苒已经握着镰刀下了田。
干农活这事,光看是学不会的,还要真动手才行。
一开始,的确有些吃力,苏清苒也是割了一会才渐渐得到要领。
镰刀一定要贴着稻杆底部,一镰刀下去快狠准。
否则一刀割不断,就会像后面三个新知青那样来回拉扯。
知道的是在割稻子,不知道的还以为在拉锯子。
苏清苒在前面割,苏南星就在后面拾她散落在田里的零星稻穗。
所以,苏清苒这一排干得不是最快的,但却是收的最干净。
一口气割了两个小时,太阳渐渐升高,苏清苒想站起身,发现腰已经直不起来了。
再扭头看,苏南星也累得满头大汗。
苏清苒四周看了一下,发现自己还不是最慢的,更何况还有那三人垫底。
于是,她便停下来领着南星去田埂上休息。
看着南星晒得通红的小脸,苏清苒心疼地拿毛巾给他擦汗。
“一会你别干了,就坐在这树荫下等姑姑。”
苏南星不肯,“我不怕累,姑,你累不累?”
苏清苒笑着摇了摇头,“不累。”
苏南星眼眶一红,“姑姑骗人,你以前在家从来没干过这么重的活。”
“姑,你说我爷奶和爸妈他们干的什么活?也这么累吗?”
苏清苒的眼泪差点被他逗了出来,忙抬手擦了擦。
“姑姑也不知道,等忙完秋收姑姑就找机会去看看,回来告诉你。”
不远处的顾逍一抬头,恰好将这一幕看进眼里。
没过多久,顾婶走过来找她,“苏知青,你要是割不了稻子——”
话未说完,就已经看到了苏清苒负责的那一块稻田。
好不容易等到儿子过来送饭,一打开,里面竟然是清汤面。
气得她直接将饭盒往桌上一摔,“昨天给我吃清粥就算了,今天就给我吃这个?老娘我现在肚子里一点油水都没有,姓苏的就是这样给人家当媳妇的?”
萧栋国没有自行车,拎着饭盒在太阳下走了很久,浑身大汗淋漓。
自己连饭都没顾上吃,一进门,却先被老娘劈头盖脸一顿臭骂。
当即也没了好脸色,“苏清苒现在还不是你儿媳妇!这饭也不是她做的,至于她为什么不给你做饭,你心里很清楚不是吗?”
张桂兰瞪大眼睛不可置信地看了一眼儿子,“我清楚什么了我?我不是答应你们领证了吗?”
萧栋国垂眸苦笑,“没错,昨天你是答应我们去领证的,然后你就生病住院了,你说巧不巧——”
张桂兰哪里在儿子面前受过这气,直接把饭盒摔到了地上,“萧栋国,你什么意思?你竟敢怀疑到你老娘装病!”
张桂兰一向以儿子为底气,如今这个孝顺儿子突然当众说出这种话来,简直比剜她的肉还要疼。
二话不说便捂着心口号嚎了起来,“老天爷,我这是做了什么孽哟!我含辛茹苦一个人把孩子拉扯大,到老还是遭了人嫌。”
“那狐狸精给你下了什么迷魂药?还没过门就让你这么护着她?反正我话就撂这了,有她没我!”
萧栋国长长叹了口气,蹲下去开始收拾残局。
张桂兰这一闹,足足闹了一个下午。
萧栋国忍着怒火,又是买饭又是伺候,好说歹说这才将张桂兰哄好。
等萧栋国从医院回到家,本想找苏清苒谈一谈结婚的事,她屋里的灯却早早灭了,只好作罢。
这一夜,萧栋国来来回回想了许久,几乎没怎么合眼。
天一亮,他就敲响了苏清苒的房门。
“清苒,一会我要去接我娘出院。”
“她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我希望你能稍微让着她点,一会她回来你和她道个歉,然后咱们今天就去把证领了,以后我会慢慢补偿你。”
苏清苒勾了勾唇,“那沈云芳母子俩呢?”
萧栋国心虚地别开眼,“小军现在还太小,云芳的工作也不可能分到房子,只能先委屈你再忍一段时间。”
听到上辈子一样的答复,苏清苒并没什么意外,只是淡淡地摆了摆手,“快去吧,一会晚了你娘又该闹了。”
萧栋国见她面色平静,以为她是默认了自己的提议,面上掩饰不住的激动和雀跃。
“苒苒,你等我回来。”
说完,便大步流星地朝门外走去。
待萧栋国离开,一直躲在门后的沈云芳也走了出来。
“清苒,真是委屈你了,我本来想搬出去的,可是栋国不答应,等我顶了你的工作分了房子,我再劝劝他。”
“对了,家里你先收拾下,我上班来不及了,不然婶子出院回来看见家里乱哄哄的又要生气。”
见她这副得意的嘴脸,苏清苒直接一个巴掌甩了过去。
沈云芳当即被打懵了,“你——”
苏清苒冷笑一声,“我不要的垃圾,送给你了,这福气你慢慢享受。”
沈云芳只当她是心里不痛快想要发泄一下,工作的事还没解决,她只能继续忍耐。
“中午我会回来,你多煮点饭。”
说完,也飞快地离开。
等人一走,苏清苒便马不停蹄地开始打包准备下乡。
她之前已经想好了,很多东西都要放在明面上用,下乡的包袱必须要足够大。
“人家手上也起了一手的泡,昨天回来累得直接躺地上了,起来还能继续做饭,也没听她说干不了。”
三人被怼得面面相觑,脸色慢慢涨红。
徐娇不服气地朝着厨房看了一眼,发现苏清苒正在里面和顾婶说说笑笑,眼泪便不争气地涌了出来。
徐浩和陈卫国立马慌了神,“大队长,实在不行你就给徐知青换一个,我们俩还能再坚持坚持。”
一大早就上门来哭哭啼啼的,大队长心里也烦得不行,生怕会耽误今天的秋收工作。
往坏处想,万一人家女同志真的受不了,想不开跑了,麻烦就更大了。
“算了算了,你们几个今天都去后山脚下掰玉米。”说着,大队长便转身看向厨房,“小苏,你也去。”
后山那边是去林场的必经之路,苏清苒求之不得。
“成,我听大队长安排!”
徐娇刚松了一口气,便又愤愤地往厨房瞪了一眼。
明明是她争取来的机会,苏清苒凭啥跟着她一块沾光?
可谁知,掰玉米这活看着是轻松,不用一直弯腰低头。
但除此之外,也并没有比割稻好哪里去。
玉米杆高大茂密,发黄的叶子上满是毛茸茸的细刺,但凡在里面走一趟,脸上胳膊上都会被擦得火辣辣地疼。
没干一会,徐娇又开始抱怨了起来。
扭头一看,不远处的苏清苒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一点皮肤不露。
才刚过了这么一会,人家就已经适应了。
只见她一手握住玉米杆,一手握住玉米穗,手腕飞快那么一转,玉米穗便被掰了下来。
再用脚一踩,直接把掰过的玉米杆踩倒在了身后。
陈卫国看得应接不暇,“咱们也跟苏知青学学吧,掰过的都先放倒,这样不会弄乱也省得来回扎人。”
孙浩也附和道:“徐娇,你也学她那样的把袖子都放下来盖严实了,不然晚上又该疼了。”
徐娇不服气地哼了一声,“这才多大会,你们就向着她说话,要不是我一大早去哭去闹,大队长能让我们几个过来掰玉米吗?”
陈卫国和孙浩被怼得一噎,但是谁也不想惹她生气,“我们没那个意思,就是怕你难受而已。”
“好了,不说了,快抓紧时间干吧,今天不能再只拿那么点工分了。”
吵吵闹闹一上午过去。
中午的时候,南星特地过来给她送饭。
除了绿豆汤,还有两个白胖的大包子。
苏南星还从口袋里摸出一颗煮好的鸡蛋,“这是奶奶给我煮的,给姑姑吃。”
苏清苒感动坏了,“姑姑不吃,南星吃吧,等空了姑姑去多买点鸡蛋回来。”
最后,姑侄俩谁也没争过谁,一起把一个鸡蛋给分吃了。
一旁的徐娇看得眼皮子直跳,早上去大队长家的时候就发现满院子的肉香味。
没想到她们吃得这么好,又是白面肉包子,又是鸡蛋,又是绿豆汤。
看着手里的窝窝头,徐娇气呼呼地咬下一口,“太不公平了,都是一起下乡的知青,凭啥她比我们的日子好过那么多?”
苏清苒转头笑了笑,“徐知青既然想吃白面,那你下乡的时候怎么不带点来?是背不动吗?”
徐娇被怼得一噎。
城里的粮食那么紧张,家里怎么可能还让她往下乡带?
再说了,人人都说乡下的粮食不愁吃,谁知道都是粗粮杂粮?
陈卫国和孙浩听明白了,人家苏知青的白面是自个带的。
买完粮油,苏清苒直奔供销社。
她下乡的地方在山沟沟里,进城买东西会很不方便。
粮食和鸡蛋在那边倒是可以想想办法,其他东西还是要多买些带过去才行。
更何况家里还有四口人在林场缺衣短食。
到了供销社,苏清苒直奔日用品的柜台。
可着手里的票,买了暖水瓶、搪瓷盆、茶缸、碗筷还有铝制饭盒,方便以后打包送饭。
还有手套以及蛤蜊油,母亲她们在农场,冬天没有这些手上脸上肯定都要生冻疮。
从前在家的时候,大嫂对她一直好得没话说,每次有什么新东西总会想着给她也带一份。
大嫂那么爱干净,在那种地方肯定受不了,所以毛巾香皂、洗衣粉,雪花膏、卫生纸和月事带也要给她备一份。
买完日用品,苏清苒又扭头去了卖布的柜台。
她出来就没带多少衣服,南星个子长得快,家里人那边更不用说,说不定连换洗的衣服都没有。
苏清苒目光从花花绿绿的成衣上挪开视线,朝着一排排黑蓝灰的劳动布下了手。
这种劳动布算是供销社里较便宜的,只要一块钱一尺,尤其适合用来做裤子和外套。
除了劳动布,贴身穿在里面的细棉布也少不了。
买完布料,苏清苒又去买了针线。
她前世爱好不多,做衣服算是一个,多囤点针线下乡后缝缝补补都方便。
只可惜,她手上没有缝纫机票,暂时是没办法弄到缝纫机了。
买完布,剩下的布票苏清苒都花在了袜子上。
还有两块五一双的球鞋,一人两双。
一块五一斤的毛线,可着票来六斤,就这还不够他们一家人分的!
买完这些,苏清苒这才拎着大包小包挪到了副食品的柜台。
麦乳精和肉罐头虽然贵,但是顾家好不容易给她弄来了票,不买就过期浪费了,买!
一毛钱四个的大白兔奶糖和一毛钱十块的水果糖,买!
用来做人情的白酒和香烟,买!
买完这些,苏清苒拿出来的大口袋已经装不下了。
便先背着袋子出了供销社的大门,找了个僻静的地方闪进空间,一样样对着清单整理起来。
虽然买了很多,但缺的也不少,尤其是冬天用的棉花。
没有棉花她就做不成棉衣,那一家人冬天还是要受冻。
不过眼下还有几天,着急也没用,先把肚子填饱再说。
出了巷子,苏清苒直接去了国营饭店点了一碗牛肉面,又打包了两盒红烧肉。
还有二十个大饼二十个白面馒头。
又要了两斤的猪肉白菜饺子。
她的饭盒不够,只能每次先买一些,回去把东西倒进空间的瓷盆茶缸和碗碟里,下顿饭再来买。
苏清苒大口吸溜着香喷喷的牛肉面时,小军正饿得在厨房里啃萝卜。
直到萧栋国和沈云芳回去,这孩子才哇哇大哭起来。
“清苒这又是跑哪里去了?菜也不买饭也不做,院子那么乱也不收拾。”
“别说了,我不是说过这两天我中午会打饭回来的吗?估计她这才没做饭。”
萧栋国望着空荡又凌乱的院子,心底也变得空落落的。
苏清苒...她还没打算和好吗?
早上他明明已经说得很清楚,也给了她台阶下,她怎么还不满足?
非要他把沈云芳母子俩赶出家门流落街头,她才开心?
看着哭得眼泪鼻涕一把的小军,萧栋国狠了狠心,“咱们吃,不等她了!”
沈云芳见他狠了心,反倒好心起来,“栋国,真不等她回来吃饭了?要不然我出去找找?”
萧栋国抿了抿唇,“不用去找,等她闹够了,自然就会回来。”
被念叨的苏清苒眼皮跳了跳,继续将一碗牛肉面吃了个底朝天,打算继续去囤东西。
这一次,她要去的地方是废品收购站。
她下乡的地方不知道有没有学校,但是苏南星已经六岁,该上一年级了,要是没有学校,她就只能自己教。
小学的教材要先准备起来。
还有,父亲和哥哥之前在家的时候每天都要读报看新闻,如今到了林场,肯定是看不成了。
苏清苒不清楚能不能送报纸,但是先囤着总没错。
而且下乡以后,报纸还能糊墙,不会浪费!
苏清苒到了废品收购站,费了些时间找齐了小学阶段的书本,又挑了两大摞最新的报纸。
在淘书的过程中,苏清苒还发现了不少古籍书和带有重要资料的书都混在里面,全部都被当成了废纸。
苏清苒飞快地将这些书拿了出来,为了掩人耳目,还拿了一些其他不相干的连环画放在了上面。
看门的大爷不认字,只是嗔怪了两句买这么多,被苏清苒找个借口随便应付了下,就过去了。
所有的书籍和报纸统一按照两分钱一斤。
出了废品站,苏清苒连忙找机会把东西都收进了空间。
此刻,天色渐暗,正赶上工人下班的高峰期。
人群中,苏清苒看到早上还替她打抱过不平的张婶此刻正背着一个篓子鬼鬼祟祟地往一个陌生的巷子里钻。
头发用头巾包裹得严严实实,一直低着头走路。
苏清苒突然想了起来,上辈子她和萧栋国去领证前,大院里出了这么一件事。
张婶的儿子要去相亲,张婶就想着去给儿子弄块手表戴戴。
哪知道票一直弄不到,便铤而走险去了黑市,结果却遇到了红绣章。
她腿脚不好跑得慢,倒霉悲催地被抓了,就连儿子相亲的事也搅黄了。
从那以后,张婶就像是变了一个人似的,很少再出门。
想到这,苏清苒便快步走了上去,“张婶——”
张婶紧张地看了苏清苒一眼,扯出一抹不自然的笑来,“是小苏同志啊,你怎么会在这?”
苏清苒不打算和她绕弯子,“张婶,我听说你想买手表。”
张婶嘘了一声,慌张地拉着她往巷子里走了几步,“我就是随便问问的,现在票不好弄——”
苏清苒直接从口袋里摸了一块手表出来,“婶子你瞧,九成九的新,买来就戴了几天,你要不要?”
张婶激动地接过来看了看,“哟,是沪牌的,这不是你买给萧同志那块吗?”
苏清苒点了点头,“没错,本来是送他的,我看他不领情,我自己又缺钱,就想着干脆卖了算了。”
“我知道你是买给你儿子戴的,他也在机械厂上班,若是你觉得别人戴过不好——”
不等苏清苒说完,张婶已经迫不及待开了口,“那有什么关系?这表和新的一样,你准备卖多少钱?”
苏清苒顿了一下,“我一百二买的,还卖一百二,不要票。”